不是青春惹的禍:了解10~25歲孩子的大腦潛能,成功從教養開始
不是青春惹的禍:了解10~25歲孩子的大腦潛能,成功從教養開始 評價
網友滿意度:
身為一個新手孩子的媽媽
在懷孕的時候就開始看各種不同類型的育兒書本
思索著在懷孕期間怎麼讓孩子能夠感受自己
也思考未來要如何教育小孩子
今天想介紹一本育兒書 不是青春惹的禍:了解10~25歲孩子的大腦潛能,成功從教養開始
若你也想要當一個聰明媽媽
一定得參考 不是青春惹的禍:了解10~25歲孩子的大腦潛能,成功從教養開始
博客來打折購買比較便宜喔!
自遊巴黎(增訂版) |
搭地鐵玩遍巴黎 |
不是青春惹的禍:了解10~25歲孩子的大腦潛能,成功從教養開始
家長、教育工作者、所有關心青少年者必讀的教養指南!
為何少年仔成群結伴時,特別容易做蠢事?
這是因為身體已長大、大腦卻還在施工,特別容易莽撞。
塑造大腦的好時機,除了0~3歲,最後一次機會就是10~25歲。
父母與教育者應以全新眼光看待青春期,大幅改變養育、教導的方式,
協助青少年培養高度自制力,走上成功人生。
青少年專家羅倫思.史坦伯根據最新腦科學、臨床輔導實例、以及法庭作證的案例,顛覆長期以來關於青少年教養的盲點。
青春拉長,機會變多,解開青春期的迷思,幫助您成功教養孩子。
*發展青少年自我管理能力順利「轉大人」。以最新腦科學、臨床輔導實例以及上法庭作證的案例,顛覆向來的盲點。浸淫在正面經驗環境中愈久,大腦就愈能發展自我管理能力。即使最衝動、最具侵略性的少年犯,如果獲得適切的輔導,也可以順利轉大人。
*權威型教養方式的力量。權威型父母溫暖、堅定且鼓勵,生長於這種家庭的青少年,比來自專制型和放任型家庭的孩子,更自立。
*延宕滿足是未來的決勝點。毅力比聰明才智更重要。培養青少年自制力、並遵守延宕滿足4原則:不中途輟學、結婚前不生小孩、不犯法、避免遊手好閒,成年後幾乎可以過得不錯,也不可能會變窮,擺脫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惡性循環。
*盡量避免孩子太早進入青春期。少吃糖和脂肪,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,每天至少做一個小時的有氧運動。減少孩童暴露在人工光線與使用3C產品的時間,避免使用標示3號和7號或含有BPA的塑膠製品。
*調整政策和法令,重新思考公共衛生政策。與其嘗試改變青少年的本性,不如改變生活環境,例如分階段發給駕照、把合法購買香菸與酒的年齡提高到21歲、更嚴厲的取締賣酒給未成年人的商家、以及替青少年買酒的成年人。
誠摯推薦
洪蘭(國立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)
鄭瑞隆(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主任兼所長)
盧蘇偉(世紀領袖文教基金會創辦人)
楊世瑞(北一女校長)
黃淑文(親子教養作家)
顏擇雅(親子天下專欄作家、雅言出版社發行人)
熱情推薦
「在我所讀過的有關青少年的書當中,這是最好的一本。」——馬丁.賽里格曼(美國心理學家、教育家和作家,現代正向心理學運動之父)
「這是一本多年難得一見的好書,史坦伯具體提出了多項培育、教養、輔導、照顧、教育孩子的守則,非常適合家長、教師、社會工作者、輔導人員學習,甚至少年刑事司法系統的法官與調查保護官們,作為教養、輔導、關照、處遇青少年時的參考。」——鄭瑞隆博士(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學系教授) ?
商品訊息簡述:
作者: 羅倫思.史坦伯
新功能介紹- 原文作者:Laurence Steinberg, Ph.D.
- 譯者:蕭寶森
- 出版社:天下生活
新功能介紹 - 出版日期:2015/06/29
- 語言:繁體中文
不是青春惹的禍:了解10~25歲孩子的大腦潛能,成功從教養開始